浣溪沙(黄沙岭)
作者:张载 朝代:魏晋诗人
- 浣溪沙(黄沙岭)原文:
- 羲问与周孔,可鉴道屈信。
笑万朵香红,剩染秋光素。
怨彼幽絷,室迩路遐。
有人一笑坐生春。
苟无三月资,难适千里道。
阶上香入怀。
居然成濩落,白首甘契阔。
怅恨不逢如意酒。
齐歌送清扬,起舞乱参差。
- 浣溪沙(黄沙岭)拼音解读:
- xī wèn yǔ zhōu kǒng ,kě jiàn dào qū xìn 。
xiào wàn duǒ xiāng hóng ,shèng rǎn qiū guāng sù 。
yuàn bǐ yōu zhí ,shì ěr lù xiá 。
yǒu rén yī xiào zuò shēng chūn 。
gǒu wú sān yuè zī ,nán shì qiān lǐ dào 。
jiē shàng xiāng rù huái 。
jū rán chéng hù luò ,bái shǒu gān qì kuò 。
chàng hèn bú féng rú yì jiǔ 。
qí gē sòng qīng yáng ,qǐ wǔ luàn cān chà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相关翻译
- 综上可见,这首长篇叙事诗,实则是政治抒情诗,是一位忠心耿耿、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职的陈情,是一位艰难度日、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忧生的感慨,是一位坚持大义、顾全大局的爱国志士仁人述怀的长歌。从艺术上说,它既要通过叙事来抒情达志,又要明确表达思想倾向,因而主要用赋的方法来写,是自然而恰当的。它也确像一篇陈情表,慷慨陈辞,长歌浩叹,然而谨严写实,指点有据。从开头到结尾,对所见所闻,一一道来,指事议论,即景抒情,充分发挥了赋的长处,具体表达了陈情表的内容。但是为了更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,也由于有的思想感情不宜直接道破,诗中又灵活地运用了各种比兴方法,即使叙事具有形象,意味深长,不致枯燥;又使语言精炼,结构紧密,避免行文拖沓。例如诗人登上山冈,描写了战士饮马的泉眼,鄜州郊野山水地形势态,以及那突如其来的“猛虎”、“苍崖”,含有感慨和寄托,读者自可意会。又如诗人用观察天象方式概括当时平叛形势,实际上也是一种比兴。天色好转,妖气消散,豁然开朗,是指叛军失败;而阴风飘来则暗示了诗人对回纥军的态度。诸如此类,倘使都用直陈,势必繁复而无诗味,那便和章表没有区别了。因而诗人采用以赋为主、有比有兴的方法,恰可适应于表现这首诗所包括的宏大的历史内容,也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,足以得心应手、运用自如地用诗歌体裁来写出这样一篇“博大精深、沉郁顿挫”的陈情表。
此词抒写情侣离别相思的情怀。整首词化景物为情思,语弥淡而情弥深。
这篇赠言主要分两个部分,开头以“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、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”总领全文,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,拂去了离别的伤感。后面两句话中的“人的一生有多久?刚聚在一起,突然间又要分别,像这样相距遥远,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”这一句表现出作者的不舍和哀伤。其中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”更体现出了“海内存知己”的感觉。当时很快就被“亦复何辞”挥去。表现出作者的豁达,让人读起来不禁有一种轻快潇洒的感觉。
相关赏析
-
作者介绍
-
张载
西晋文学家。字孟阳。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性格闲雅,博学多闻。曾任佐著作郎、著作郎、记室督、中书侍郎等职。西晋末年世乱,托病告归。张载与其弟张协、张亢,都以文学著称,时称“三张”。其中,载、协相近,亢则略逊一筹。《文心雕龙》说:“孟阳、景阳,才绮而相埒。”一说,“三张”指张华与张载、张协二人,张亢不在其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