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(和洪舍人)
作者:向滈 朝代:宋代诗人
- 浣溪沙(和洪舍人)原文:
- 铜炉添早香,纱笼灭残烛。
太湖石畔看金鱼。
微雨湿春风。
知道东君留意久。
冠冕通南极,文章落上台。
那堪更忆家。
看取薄情人,罗衣无此痕。
登楼一望南山雪。
乾坤一夕雨,草木万方春。
香凄翠被灯明灭。
夙龄尚遐异,搜对涤烦嚣。
慢捻幽情,轻拢柔思。
幸得趋紫殿,却忆侍丹墀。
阿母为汝求,便复在旦夕。
杖藜入春泥,无食起我早。
东郭邻穿履,西林近衲衣。
鸣鸠怨歇。
- 浣溪沙(和洪舍人)拼音解读:
- tóng lú tiān zǎo xiāng ,shā lóng miè cán zhú 。
tài hú shí pàn kàn jīn yú 。
wēi yǔ shī chūn fēng 。
zhī dào dōng jun1 liú yì jiǔ 。
guàn miǎn tōng nán jí ,wén zhāng luò shàng tái 。
nà kān gèng yì jiā 。
kàn qǔ báo qíng rén ,luó yī wú cǐ hén 。
dēng lóu yī wàng nán shān xuě 。
qián kūn yī xī yǔ ,cǎo mù wàn fāng chūn 。
xiāng qī cuì bèi dēng míng miè 。
sù líng shàng xiá yì ,sōu duì dí fán xiāo 。
màn niǎn yōu qíng ,qīng lǒng róu sī 。
xìng dé qū zǐ diàn ,què yì shì dān chí 。
ā mǔ wéi rǔ qiú ,biàn fù zài dàn xī 。
zhàng lí rù chūn ní ,wú shí qǐ wǒ zǎo 。
dōng guō lín chuān lǚ ,xī lín jìn nà yī 。
míng jiū yuàn xiē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相关翻译
- “风卷寒云”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,又是次句“江烟洗尽柳条轻”的基础。大风卷走寒云,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,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,使柳枝轻摆。雪晴在天“暮”之时,为结句“一夜明”作了极好的铺垫。
黄庭坚的《清平乐》,则遵循这种思路自制新词:“春归何处?寂寞无行路。若有人知春去处,唤取归来同住。春无踪迹谁知,除非问取黄鹂。百啭无人能解,因风飞过蔷薇。”
1、循循导入,借题发挥。
相关赏析
- 诗人写出了黄昏时站在楼上所看到的杭州城外繁华景色。
“轻桡”两句,闲补一笔绘出南宋时的一幅风俗画。“秋娘渡”,为渡口名,蒋捷《一剪梅》词:“秋娘渡与秦娘桥”句可证之。这里泛指所经过的渡口。此言卖花女子用小舟载着芍药花向花市驶去,途经渡口,与渡船相遇,激起来的浪花打湿了卖花女的罗裙。“二十四桥”两句。“二十四桥”,在扬州城中,而扬州在当时以盛产芍药著名于世。宋王观《扬州芍药谱》云:“扬之芍药甲天下。”并且当时的二十四桥周围遍种芍药,所以姜夔《扬州慢》词有:“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”“红药”,即芍药,可作为明证。“罗”,可释为周围。此是词人从眼前之花想到它的盛产之地。此言词人想起扬州二十四桥的周围,一定仍是遍植芍药,如今也有香气充斥桥的两岸了。“念碎劈”四句。此言他想到眼前盛开的芍药花,它终有凋零散乱之日。在考虑再三之下,他偷偷地剪下美丽的重瓣芍药花,去赠给一位佳人。赠白芍药花用以勉励其如白芍药之玉洁冰心;重瓣者,喻己之相思重重也。“终将”两句。“凤池”,即凤凰池,旧时中书省的所在地。此喻为作官。然词人布衣一生,终无“凤池”之望也。此处是说:遥想今后当我功成名就之时,我就会衣锦荣归留居是地,那末就可以在芍药花旁吟咏自娱,直到花瓣纷落之时才罢休。下片由花及人,词人爱花之心历历可见。
作者介绍
-
向滈
向滈字丰之,号乐斋,开封(今属河南)人。宋代词人。自小便会作诗,才气高而生活穷困,他妻子的父亲曾因为他贫穷将他的妻子嫁于别人,他的妻子却毅然回来,同向滈白头偕老。代表作有《如梦令》、《卜算子》、《西江月》等,收录于《乐斋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