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题宣州开元寺
作者:郑繇 朝代:唐代诗人
- 寄题宣州开元寺原文:
- 灯暗愁孤坐,床空怨独眠。
所嗟岂敢道,空羡江月明。
风送雨声来。
经过莫慵懒,相去两三坊。
安得冰壶还照眼。
徘徊欲与语,奈此雪霜色。
生)不计较你了。
示刑夷夏变,流惠鬼方同。
俺一班儿白发故人稀。
峡色侵天去,江声滚地来。
山黛远、曲曲阑干凭损。
玉露澄天宇,金风净月华。
此生免荷殳,未敢辞路难。
天公遣注长生籍,服日餐霞。
何处生春早,春生晓禁中。
- 寄题宣州开元寺拼音解读:
- dēng àn chóu gū zuò ,chuáng kōng yuàn dú mián 。
suǒ jiē qǐ gǎn dào ,kōng xiàn jiāng yuè míng 。
fēng sòng yǔ shēng lái 。
jīng guò mò yōng lǎn ,xiàng qù liǎng sān fāng 。
ān dé bīng hú hái zhào yǎn 。
pái huái yù yǔ yǔ ,nài cǐ xuě shuāng sè 。
shēng )bú jì jiào nǐ le 。
shì xíng yí xià biàn ,liú huì guǐ fāng tóng 。
ǎn yī bān ér bái fā gù rén xī 。
xiá sè qīn tiān qù ,jiāng shēng gǔn dì lái 。
shān dài yuǎn 、qǔ qǔ lán gàn píng sǔn 。
yù lù chéng tiān yǔ ,jīn fēng jìng yuè huá 。
cǐ shēng miǎn hé shū ,wèi gǎn cí lù nán 。
tiān gōng qiǎn zhù zhǎng shēng jí ,fú rì cān xiá 。
hé chù shēng chūn zǎo ,chūn shēng xiǎo jìn zhōng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相关翻译
-
“二月曲江头,杂英红旖旎;枣亦在其间,如嫫对西子。”曲江即曲江池,在长安城东南,是唐代著名的风景游览区,与杏园相距不远。诗人将读者引出杏园,拓宽视野,在更大的范围上进行比较,以加深主题。“早春二月,曲江池畔,百树生花,风光旖旎,枣树孤立其间,犹如嫫母和西施相对而立。”古人常以嫫母和西施作为丑、美两极的象征。诗人把枣树置于婀娜多姿、争芳斗艳的二月春树的环绕中,更加衬托出了它的丑陋、卑琐,以及它立身尴尬的情形。这是继开头的贬抑后的进一步的渲染,通过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。同时,它也引起读者的翩翩联想,在阳光明媚、春意盎然的曲江池畔,一个衣衫褴褛,形容猥琐的士子走在一群衣着华丽、神采飞扬、笑语喧腾的才子仕女中间,那是很奇特的一种场面。以上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,它通过议论、反问、对比等手法,突出枣树的平凡、低贱、丑陋。
起笔便带出了不同寻常的女性之美。“绣面芙蓉”与下面的“斜飞宝鸭”对举,应也指装饰物。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,其内容以花鸟为多,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。芙蓉一笑而开,变静为动,看似颇为无理,实则更显有情。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,但因为少女一笑,红颜晕开,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,倍添精神。这种打破因果界限、蓄意悖理的手法,在王唯诗里最有体现,如“坐看青苔色,欲上人衣来”(《书事》)、“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”(《山中》)等。发展到李清照手里,添上一层女性的柔美,就更多了一种似真实幻、难以言说的美妙意境。再则,“秀面”“芙蓉”“笑”“开”两两相对,又暗含比喻意味,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。此外“开”之一字,既指芙蓉花开,少女颜开,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窦初开,为全词统帅。
相关赏析
-
诗的颈联和尾联,酒伴来相命,开樽共解酲。当杯已入手,歌妓莫停声。
作者介绍
-
郑繇
郑繇,郑州荥阳(今属河南)人,唐代诗人。嗣圣元年登进士第。开元初累转右拾遗,迁监察御史。六至八年,为岐王长史。十七年,自陈州刺史转湖州刺史。十八年前后,迁博州刺史。其间曾任金部郎中。工五言诗,所作诗,当时以为绝唱。《全唐诗》卷一一○录其诗二首。《全唐文》卷三二八录其赋一篇。生平事迹散见《旧唐书》卷九五《惠文太子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一五、《唐郎官石柱题名考》卷一五、《嘉泰吴兴志》卷一四。